嚴以治家必先公私分明

家風問題不是小事,對于黨員領導干部,不但要修身律己,還要廉潔齊家、嚴以治家,建設好家風。嚴以治家,就必須嚴守公私界線,做到公私分明?!秶酪灾渭摇窌衅饰隽松虾J袑毶絽^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士達的家風問題。陳士達這位曾經一心為公的優秀干部,卻倒在了治家不力、放縱家人上。在他一步步走向貪腐深淵的過程中,有妻子的“不甘寂寞”,也有弟弟、兒子、外甥女婿等人的推波助瀾,看似是被家人“推著”走向沉淪,但說到底還是自己公私不分、權力濫用。
作為領導干部,公私分明既是從政干事的底線,也是樹立良好家風的基礎。領導干部手中行使的權力,是人民賦予的,也承載著人民的信任。公權姓公,一絲一毫不能私用。當家人對公權提條件、打主意的時候,把公私分明這個規矩先擺出來,只要是跨越界線的“非分之想”,從第一次就堅決拒絕、杜絕“邪念”,這樣才能過好“親情關”,長久堅持下去,自然就會在家人親屬面前養成習慣,樹起規矩。如果領導干部自身意志不堅定,在親情面前失去原則,把公權當作為家人親屬牟利的私器,全家都迷醉于公權帶來的好處,走歪的家風也就成了惡性循環,最終只能是烈焰噬心、利令智昏。
公私分明,要從日常點滴中做起,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?!秶酪灾渭摇窌羞€附有落馬干部的懺悔錄節選。這些懺悔,往往是他們失去自由、名譽之后痛徹心扉的剖白。不少落馬干部承認,他們公私界線的模糊,對親人“無理要求”的妥協,從拒絕到適應,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,都是從微小的事由慢慢輕怠,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處逐漸滑坡,從最不經意的瞬間開始松懈。涉及公權,領導干部要警醒自己,多些捫心自問,用權為了誰、為何事,但凡有能借著公權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,就不能沾、不能碰,以“一次都不能破戒”為標準,嚴于律己、嚴格治家、嚴管家人。
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。但領導干部對家人的親情、關愛,不能以公權來補償、折抵。選擇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工作,就必須事事出于公心,做到公私分明、先公后私、克己奉公。黨員干部不但自己要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,還要對家人做好公私分明的教育,崇尚清白正派、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好家風,才能讓家人受益良多,這也是對家庭的負責,對家人的大愛。
